勞動人民文化宮原為太廟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的宗廟。依據(jù)古代王都"左祖右社"的規(guī)劃,與故宮、社稷壇同時建造,是紫禁城重要的組成部分。 勞動人民文化宮占地14萬平方米。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,四周圍以三道紅墻及層層松柏,襯托起金碧輝煌,錯落有序的建筑,營造出一種神秘肅穆的氣氛。建筑采用中軸對稱式布局,琉璃門、漢白玉石拱橋、戟門、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,井亭、神廚、神庫、配殿依次排列于兩側(cè)。亭殿(前殿)是皇帝舉行大祭活動的場所。三層漢白玉須彌座臺基,殿內(nèi)地鋪"金磚",梁柱為名貴的金絲楠木,氣勢雄偉,比故宮的太和殿高2米,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象征。寢殿是供奉帝后神位之處。祧廟是供奉皇帝遠祖神位之處。 太廟是我國現(xiàn)存最完整的、規(guī)模最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,是古代最重要的宗廟建筑,堪稱"天下第一廟"。 新中國成立初期,周恩來總理提議,政務(wù)院批準辟為"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,毛澤東主席親書匾額,成為首都職工的學(xué)校和樂園。